台灣機械公會今(5/9)公布4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22.48億美元,月減 7.8%、年減11.8%。公會說明,觀察4月海關各項貨品出口資料,僅資通與視聽產品類別正成長,其餘出口貨品皆呈現負成長情形,加上日圓持續大幅貶值,使得台灣工具機在外銷訂單競爭上難以與日本廠商競爭,也顯示全球景氣並未明顯復甦,又地緣政治衝突尚未停歇,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復甦與供應鏈分布情形,企業資本支出態度仍偏審慎。
台灣機械公會今(5/9)公布4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22.48億美元,月減 7.8%、年減11.8%。公會說明,觀察4月海關各項貨品出口資料,僅資通與視聽產品類別正成長,其餘出口貨品皆呈現負成長情形,加上日圓持續大幅貶值,使得台灣工具機在外銷訂單競爭上難以與日本廠商競爭,也顯示全球景氣並未明顯復甦,又地緣政治衝突尚未停歇,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復甦與供應鏈分布情形,企業資本支出態度仍偏審慎。
2024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,(依左至右)由台中市軸承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簡詩展、中華液壓氣動協會理事長蘇金樹、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林仁益、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、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林德生、工商時報總經理王儒哲、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殷世熙、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陳豪吉、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高雄辦事處主任盧惠珠、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忠平、大台南會展中心董事長葉泰民、台灣切削刀具研發製造協會理事長李啟樂等人共同剪綵。圖/陳惠珍
AIA校長孔祥重院士(前排右四)、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(前排左五)、逢甲大學校長王葳(前排右三)與出席AI風火輪研討會的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(前排左七)、統府資政沈榮津(前排左六)與國策顧問何美玥(前排右五)等貴賓合影。圖/莊富安
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看好2024年大環境優於2023年,加上2023年比較基期低,預期第一季設備出口可望轉正,全年產業產值、出口值有機會年增5%~10%,並重新站回新台幣1.3兆~1.35兆元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
台灣機械公會今(1/10)表示,受到全球經濟疲軟、地緣政治及新台幣貶值幅度不如競爭對手國,使得整體機械產業在2023年的出口已連續17個月呈現負成長,儘管去年11月和12月的出口負成長幅度已明顯縮少,但製造業對經濟發展仍抱持觀望態度,而統計2023年機械設備總產值約新台幣1.21兆元,較前一年減少約0.24兆元。